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由我校和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九届“多喷嘴对置式煤气化技术推广及应用研讨会”于11月12日至14日在山东济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多喷嘴对置式煤气化技术签约用户、煤化工企业精英、科研院所专家以及工程公司代表等270余位行业人士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煤气化技术领域的盛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原会长李勇武、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强、我校党委副书记沈海涛分别致开幕辞,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李志坚为大会作特邀报告。沈海涛副书记代表华东理工大学对各位领导、专家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表示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华东理工大学的长期合作培育了一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协同创新团队,共同建立了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等科研基地,团队始终以创新为魂,构建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为我国能源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李勇武会长表示,华东理工大学与山东能源集团认真贯彻国家科技与产业政策,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为促进全行业“调结构、转方式”,保持平稳发展作出了积极且重要的贡献。刘强副总经理表示,本届会议恰逢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示范装置成功投产运行20周年、山东能源集团与华东理工大学校企合作30周年,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作为服务企业用户、工程设计单位、装备制造公司、科研院所的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平台,将继续发挥好沟通桥梁与纽带作用,着力打造成为推动煤气化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开幕式由我校王辅臣教授主持,我校洁净煤技术研究所于广锁教授、刘海峰教授、王亦飞教授、陈雪莉教授等团队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届大会紧密围绕“双碳”目标下煤气化技术的创新发展这一核心主题,共设置28个报告和1个专场运行经验交流讨论会,旨在汇聚行业智慧,推动煤气化技术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与会代表积极分享了气化装置运行过程中的操作和管理经验,详细报告了技术优化措施,为多喷嘴对置式煤气化装置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我校王亦飞教授做了题为“多喷嘴对置式煤气化技术开发历程及应用进展”的报告,重点介绍了我校在多喷嘴对置式煤气化技术领域取得的最新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进展,展现了学校在该领域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创新实力。自2007年首次召开多喷嘴对置式煤气化技术研讨会以来,我校已顺利召开17次研讨会,成功搭建了完善的校企合作技术交流平台,共享煤气化发展成果,进一步提高了学校在行业的影响力。
在当前煤炭综合清洁利用、煤化工行业绿色高效发展的背景下,我校与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原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多喷嘴对置式煤气化技术”,自2005年首套千吨级示范装置运行至今已成功商业化运行二十年,目前该技术已推广应用于国内外77个工程项目、223台套气化炉,其中136台套装置已投产运行。随着单炉日处理煤2000吨级废锅-激冷流程气化装置和3000吨级粉煤气化装置相继投入稳定运行,多喷嘴对置式煤气化技术在工业示范、生产能效、单炉规模、工艺性能指标、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进一步提升,这一系列大型煤气化技术的成功开发应用奠定了我校在气流床煤气化技术领域的国际引领地位,为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此次研讨会的顺利召开为多喷嘴对置式煤气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我国煤化工产业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迈向新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