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其他语言
院长信箱   书记信箱   网站管理
 
资环学院组织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赴新加坡开展海外研学实践
发布时间:2025-09-08   访问次数:10

为贯彻落实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创新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近日,资环学院组织15名优秀本科生赴新加坡开展海外研学,资环学院党委副书记曹娜、环境工程系主任周磊及专职辅导员孙茜带队出行。

在南洋理工大学,实践团开展了行业前沿讲座、专业实验室参观、国际化课程旁听等活动。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南洋理工大学资源与水环境研究院主任王蓉教授结合自身研究与NEWRI的发展实践,介绍了研究院在资源勘察、新生水生产及水环境治理等领域的研究前沿与代表性项目,重点围绕“新加坡可持续供水系统”与“先进水处理技术”,从新加坡水资源现状、供水系统布局,到膜分离、高级氧化等水处理关键技术的应用场景,层层深入地为同学们讲解了缺水型城市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循环,内容丰富且紧密贴合资源与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关切。她还带领师生参观了生物环境技术中心、膜技术实验室、环境分析实验室,围绕膜制备以及放大应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教学。实践团还旁听了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的Project Planning&Management课程,授课教师Dr Teoh Bak Koon结合新加坡本地的工程案例进行讲解分析,与实践团师生进行交流。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工学院Yang Wenming教授为实践团开展了“新一代高效零温室气体排放海事发动机设计”主题学术讲座,并分享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国际影响力、科研方向及国际交流情况。周磊老师介绍了学校及学院的系所专业、学科特色、学生培养模式及主要科研方向等。曹娜老师针对目前正在实施的与新加坡国立大学“3+1+1”联合培养项目进行交流,并深入探讨后续拓展专业覆盖面、扩大联合培养规模等方面内容。同学们针对课程设置、毕业要求及实习就业等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咨询。

座谈交流结束后,实践团参观了College of Design and Engineering的多个相关课题组实验室。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资环学院博士后高明向师生们介绍了Yang Wenming教授课题组的各类高精尖仪器装备,CHUA Kian Jon教授课题组的博士后陈卫东向师生们详细而生动地介绍了热电联产燃气轮机装置的工作原理。正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培养的资环学院博士生宝鲁日带领实践团师生参观了所在的Qing Wang教授课题组实验室,讲解了课题组在电化学能源转换与存储,特别是其创新的氧化还原靶向技术从基础到应用的全面研究进展与成就。

正在参加我校与新加坡国立大学“3+1+1”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的资环学院2025届本科生毕业生史俊硕和毕婧捷两位校友也赶来与实践团座谈,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在新加坡学习生活期间的体验与感悟,鼓励学弟学妹们积极拓展国际视野、提升综合能力。

研学团还前往滨海湾花园以及新加坡资源永续展览馆进行学习调研。巨大的温室建筑、擎天大树、空中步道以及水景设计,无一不体现出新加坡在生态建设与城市绿化方面的领先理念。在资源永续展览馆,通过丰富的互动展览和视频资料,研学团全面了解了新加坡在水资源管理、垃圾处理、绿色建筑等方面的国家战略与公众教育措施。

为提升学生对产业发展和行业前景的认知,资环学院还积极对接企业资源,在新加坡期间,实践团参访了Origgin投资公司与MooVita自动驾驶公司。Origgin公司负责人为实践团一行细致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业务概况与核心定位,详细介绍了能源环境科技项目的商业化路径以及新加坡政府绿色融资激励政策等,鼓励同学们“用工程师思维算清每一笔环境账”。实践团一行还参观了新加坡济南硬科技转化中心,并与负责人进行交流。MooVita公司负责人介绍了公司在无人驾驶领域的技术优势、产业布局、全球战略以及在中国落地的情况,并激励学生注重学科交叉、锻炼工程实践能力,同时邀请师生到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中国分公司进行交流合作。负责人还带领实践团实地参观了公司的研发场所及已投入测试的自动驾驶原型车。

此次新加坡研学之旅,涵盖学术交流、课程学习、生态调研、产业实践、文化体验等多领域,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储备,拓宽了国际化视野,提升了跨文化沟通能力。学生们纷纷表示,今后将以研学收获激励自身不断成长,在学习与实践中持续探索,积极投身于美丽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未来,资环学院将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学生境外学习实践机会,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网页发布时间: 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