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其他语言
 
资环学院“挥汗寻绿”实践团赴云南寻甸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27   动态浏览次数:10

暑假期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组织“挥汗寻绿”实践团赴云南寻甸开展系列社会实践。实践团以“党建+专业+实践”为主线,通过支部共建、科普支教、非遗传承、生态保护、红色研学、直播助农六大板块,推动专业知识与服务实践深度融合,展现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担当作为。团队由资环学院党委副书记曹娜、本科生辅导员万杰与10余名本研学生共同组成。

党建共建聚合力,共筑生态文明教育新阵地

学院强化党建引领,积极推进校地协同育人。实践团在在寻甸县委常委、副县长杨艳生陪同下,调研学习县水务局“河长制”实施情况,与河口镇人民政府达成牛栏江护河计划党建共建意向,并在河口镇设立资环学院生态文明大思政教育基地。双方围绕水环境治理、生态保育与乡村振兴等主题深入交流,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实践团还赴塘子社区为学院援建的饮水改造工程揭牌,该项目切实解决300余户居民饮水问题,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是学院发挥专业优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体现。

科普支教润童心,非遗传承融合环保教育

依托学科特色,实践团走进仁德一小、仁德四小及河口镇中心学校,开展“风能转化”“海绵城市”等主题科普课堂,通过实验、模型与互动激发学生科学兴趣,传播绿色理念。团队创新推出“非遗+科普”课程,邀请扎染传承人进校园指导学生体验手工制作,融环保教育于文化传承中。实践团还走访了非遗传承人工作室——阿梅梅彝绣文化传播中心与鲁柱萍扎染工作室,深入参与非遗工艺品的制作过程,探讨非遗衍生品开发与校企合作,为传统技艺注入科技元素与青春创意。

生态调研+直播助农,青春动能助力乡村发展

实践团聚焦大生态调研,赴滇池湿地、北大营草原、花沟水库开展水质监测、生物多样性探究、水文环境保护等实践活动,与属地管理部门进行沟通交流,为优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实践团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开展了“云上助农”直播活动,在“远纳农业”直播间通过产品溯源与文化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推介寻甸牛干巴、高原菌菇等特色农产品,以数字技术拓宽销售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红色研学铸魂,精神浸润激发行动觉醒

实践团还赴西南联大旧址,通过参观《西南联大历史展》《一二·一运动历史展》,在一件件珍贵实物和一幅幅历史影像中,深切体悟“刚毅坚卓”的校训精神和联大师生坚韧不拔的爱国情怀。实践团成员还参与了彝族传统火把节,与当地民众共燃篝火、携手起舞,在热烈祥和的氛围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激发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以实际行动为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和民族地区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期间,团队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持续推送实践动态与宣传视频,以鲜活内容展现青年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服务乡村振兴的坚定行动。未来,资环学院将继续深化实践育人,拓展校地合作,引导更多学子锤炼本领、奉献家国,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书写青春的担当与答卷。

网页发布时间: 2025-08-27